去年冬天父亲走后,整理遗物时发现他压在书桌玻璃板下的纸条:"身后事从简,骨灰撒向大海"。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们一家对海葬几乎毫无概念,最初甚至担心这会是笔不小的开销。带着满腹疑问,我开始了这段特殊的"送别"筹备。

最先联系的是街道殡葬服务站,工作人员递来的宣传单上写着"北京市骨灰海撒服务"。原来北京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骨灰海撒补贴政策,户籍居民可申请3000元补贴。电话咨询市民政局时,接线员耐心解释:"基础服务包括遗体接运、火化和海撒仪式,家属只需承担少量个性化项目费用。"这让我悬着的心放下不少,原以为动辄上万的海葬,实际开销远比想象中亲民。

在八宝山殡仪馆办理手续时,遇到几位同样来咨询海葬的家属。一位大妈拿着计算器核算费用:"骨灰盒选环保可降解的200元,鲜花花瓣每束80元,登船亲属每人150元交通费。"工作人员补充道,每年春秋两季有固定的集体海撒班次,单人体检和集体海撒的基础服务费都是1800元,家属可根据需求选择。我给父亲选了可降解骨灰坛和黄白菊混搭的花束,加上3位家属的乘船费用,总共支出2630元,扣除政府补贴后实际花费不到千元。

北京海葬费用是多少钱啊-1

办理过程比想象中顺畅。提前一周在网上预约好日期,按要求准备好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和家属身份证复印件。海撒当天清晨,殡葬车准时到小区接运骨灰,我们跟着车队来到塘沽港码头。登上专用海葬船时,工作人员给每位家属发了白色康乃馨和纪念册。航行至指定海域后,广播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家属们依次将骨灰与花瓣混合后撒入海中。看着父亲的骨灰随着浪花远去,妹妹突然说:"爸爸终于实现看一辈子大海的愿望了。"

现在回想整个过程,最意外的是费用的透明和服务的人性化。原本以为会遇到各种隐性消费,实际从咨询到完成全程都有清晰的价目表,工作人员还主动提醒可以申请补贴。海葬不仅让父亲的遗愿得以实现,更让我们在告别时少了许多传统葬礼的繁文缛节。返程路上看着海鸥追逐船尾,突然明白父亲选择海葬的深意——回归自然或许是生命最温柔的结局。如果你也有亲人希望魂归大海,不妨提前到户籍所在地的殡葬服务中心了解政策,让这份特殊的告别既庄重又温暖。

北京海葬费用是多少钱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