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父亲在京离世后,我们兄妹三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藏在抽屉深处的字条:"身后事从简,骨灰撒入大海"。这句简短的嘱托,让我们开始了一段特殊的人生旅程——在北京申请海葬。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们从未接触过此类事宜,在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引下,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今天想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希望能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一些参考。
最初我们通过北京市殡葬服务热线96156咨询,工作人员告知北京市民政局指定的海葬服务由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统筹安排。需要携带逝者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家属身份证及户口本原件,到位于朝阳区的殡仪服务中心办理登记。记得那天我们带齐材料赶到服务大厅,在专门的海葬咨询窗口,工作人员递来一份《海葬服务协议书》,详细说明了服务内容:包括骨灰撒海仪式、家属乘船服务、纪念证书等。特别提醒我们选择撒海日期时避开恶劣天气,每年春秋两季是海葬的高峰期,建议提前两个月预约。
办理登记后的第三个周末,我们接到了出海通知。清晨五点半,亲属们在指定码头集合,工作人员为每位家属发放了白色的祭奠花和祈福卡。登船后,主持人轻声引导大家进行追思仪式,当哀乐声在海风中断断续续响起时,我忽然理解了父亲选择海葬的深意——大海的辽阔足以包容一切思念。撒海过程比想象中庄重,工作人员按照家属意愿分批次进行,当洁白的花瓣与骨灰一同融入蔚蓝的渤海湾,同行的老母亲轻声说:"你爸这辈子就爱大海,这下真成了海上的自由人。"

如今父亲的骨灰撒海已经过去半年,每次路过什刹海,看着夕阳在水面铺就的金色光路,总觉得父亲从未走远。通过这次经历,我们真切感受到北京海葬服务的规范化与人性化:从免费提供降解骨灰盒,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优先登船,再到仪式结束后邮寄的纪念光盘,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如果您的家庭也有类似需求,建议提前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最新政策,毕竟殡葬服务的流程和要求可能会随着时间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