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的那个春天,我站在殡仪馆的窗前看着外面抽芽的柳树,突然觉得传统土葬的石碑和墓地像个沉重的句号,而海葬或许是更轻盈的省略号。抱着这个念头,我开始打听鞍山海葬的具体费用,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办后事的每一分钱都得算清楚。

那天我拿着父亲的死亡证明,在民政局殡葬科的走廊里来回踱步。工作人员递来的海葬服务指南让我松了口气,原来鞍山海葬的基础费用比想象中亲民。基础服务费包含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处理、专用降解骨灰盒、海葬仪式主持和海域使用许可,这部分官方定价1580元。更让我意外的是,鞍山对选择生态安葬的市民有政府补贴,像我父亲这种本地户籍的情况,凭火化证明能领1200元补贴,相当于基础服务自付部分才380元。

鞍山海葬全部费用大概多少钱-1

确定基础服务后,我联系了合作的海葬服务机构。负责人李姐告诉我,家属陪同费用是另算的,每艘船限载20位家属,每位家属200元包含往返交通和简餐。我和母亲、妻子还有两个堂兄一起去,5个人就是1000元。她特意提醒我不用自带骨灰盒,服务机构提供的可降解骨灰盒是玉米淀粉材质,入水3个月就能自然分解,比自己买的木质骨灰盒更环保,还省了200多块钱。

仪式当天的额外花费比我预想的少。李姐说鲜花祭海是可选项目,一束白菊加蓝色勿忘我120元,我们选了两束,想着让父亲在最后一程有花香陪伴。同行的还有位阿姨给老伴准备了骨灰撒海证书,工本费50元,我也跟着办了一本,想着以后翻到证书,就能想起父亲融入大海的样子。这些零散花费加起来340元,工作人员全程帮着拍照录像,说是服务里包含的,不用额外掏钱。

算下来全部费用其实没超过2000元。基础服务自付380元,家属陪同1000元,鲜花和证书340元,再加上提前一天给父亲买的新衣服200元,总共1920元。比我之前打听的土葬动辄三五万的花费,简直是天壤之别。更让我心安的是,海葬那天看着骨灰随着花瓣沉入渤海湾,海鸥在头顶盘旋,突然觉得父亲没有离开,只是换了种方式守护着我们。现在每次路过海边,我都会想起那个有风的上午,原来让思念归于自然,是这么温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