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父亲在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想魂归大海。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们全家商量后决定尊重他的遗愿。办理手续时才发现,原来上海市对选择海葬的家庭有专门的补贴政策,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记得那天在龙华殡仪馆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递给我的宣传册上清楚写着2021年的补贴标准。户籍在上海的居民,只要选择本市指定的海葬服务机构,就能享受每例4600元的补贴。这个数字比前几年提高了不少,听说是考虑到家属的实际需求做了调整。当时排在我前面的一位阿姨还特意问了句"是不是所有费用都包在里面",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说这是包干补贴,涵盖了遗体接运、火化、骨灰盒、海上撒葬等基本服务,家属不用再额外掏钱。
申请补贴的过程比想象中简单。我们准备了父亲的身份证、户口本、死亡证明,还有海葬服务机构出具的费用结算单,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站式就办好了。窗口的小姑娘提醒说,2021年开始简化了异地亲属的办理流程,像我弟弟在苏州工作,原本担心要来回跑,结果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提交材料就搞定了。大概两周后,补贴款就直接打到了指定的银行卡上,短信通知到来的时候,母亲还感慨现在政府办事效率真高。
办理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海葬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补贴政策,还拿出2021年新制作的海域图,告诉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撒葬区域。父亲生前喜欢热闹,我们选了靠近长江口的东海海域,那里每年有固定的集体撒葬时间。当白色的花瓣随着骨灰一起融入碧波时,我忽然觉得,这份4600元的补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一种文明殡葬方式的鼓励。
现在每次路过黄浦江,看到江面上往来的船只,总会想起那个洒满阳光的清晨。父亲如愿回归了他热爱的这片水域,而政府的补贴政策让这份送别少了许多经济负担。希望这样的惠民举措能帮助更多家庭,也让绿色殡葬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