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走的那天,北京的秋天正落着细碎的雨。家人围在灵堂里商量后事时,姑姑轻声说:“爸生前总念叨想去看看大海,要不咱们把骨灰撒到海里吧,也算圆了他的心愿。”这个提议让所有人沉默了片刻,最后爸爸点了头,“好,就按爸的意思办。

决定撒海后,我成了家里的“跑腿员”,负责查询相关手续。一开始在网上搜“北京撒海骨灰”,跳出的信息杂七杂八,有的说要去民政局,有的说归殡葬管理处管,打了几个电话不是占线就是没人接。后来问了在街道办工作的同学,才知道这类事宜归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管理,专门有个撒海骨灰办公室负责对接。同学给了个座机号,我打过去时手还有点抖,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声音很温和,耐心听完我的需求,告诉我办公室的具体地址在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还提醒我最好工作日上午去,人少不用排队。

周末我特意提前查了路线,坐4号线到人民大学站C口出来,往南走800米左右,路西就能看到一栋浅灰色的六层小楼,门口挂着“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撒海业务办公室”的牌子。进去后发现里面很安静,大厅摆着几张蓝色的长椅,墙上贴着撒海服务流程图。窗口的工作人员是位戴眼镜的大姐,看我拿着材料过去,主动递了张申请表,“先填这个,把逝者信息和家属联系方式写清楚,记得带死亡证明、火化证明、骨灰盒和所有到场家属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我一边填一边问:“需要提前预约撒海时间吗?”大姐笑着说:“现在都是按季度安排,每季度第二个月的15号左右出海,填完表我们会登记预约,到时候提前一周打电话通知具体时间和集合地点。”

北京撒海骨灰办公室地址-1

办手续那天,我带着爷爷的骨灰盒,爸爸和姑姑也一起去了。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所有材料,又给我们讲解了撒海的注意事项:出海时要穿防滑鞋,海风大记得多穿件外套,骨灰盒需要提前换成可降解的专用盒,办公室可以提供免费的盒子。姑姑问:“能不能带点鲜花一起撒下去?”大姐说:“可以带白色或黄色的菊花,我们会准备撒海用的漏斗和手套,家属不用自己带工具。”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就办完了,走出办公室时,爸爸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下心里踏实多了,知道该往哪儿走,该怎么做了。”

今年春天,我们按预约时间去了天津港。船开出去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把可降解的骨灰盒打开,爸爸和姑姑捧着爷爷的骨灰,迎着海风轻轻撒向大海。那一刻,阳光洒在海面上,像无数闪烁的星星。回来的路上,姑姑说:“爸要是看到这海,肯定会笑的。”我想起在撒海办公室办手续时,那位大姐说的话:“撒海不是终点,是生命换了种方式留在这世上。”是啊,大海那么辽阔,爷爷的故事,会跟着浪花,一直飘向远方。现在每次有人问起北京撒海骨灰该去哪里办,我都会把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这个地址告诉他们,也会讲讲那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毕竟,让逝者安心,让生者放心,才是最重要的事。

北京撒海骨灰办公室地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