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我陪着一位老友来到渤海湾畔的天津海撒服务中心。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掠过窗前,接待室墙上"生命如浪花永恒"的木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作为全国较早开展海葬服务的城市,天津的海撒服务中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嘱托,也见证着生命最后的诗意回归。

初次接触海撒服务是在三年前。当时帮邻居李阿姨处理老伴的后事,跑了好几趟民政部门才找到准确地址。如今服务中心的指引系统已经完善许多,从天津站乘坐462路公交到终点站,再转乘滨海新区的便民班车就能直达。不过建议提前通过电话预约,工作人员会详细告知所需携带的证明材料和注意事项,避免家属多跑冤枉路。

推开服务中心的玻璃门,迎面看到的是淡蓝色的接待台,墙上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渤海湾生态保护区的画面。负责接待的王姐从事这份工作已经八年,她递来的服务手册里不仅有详细的办理流程,还附上海域天气预警信息。"很多家属不了解海撒需要考虑潮汐规律,"她指着手册里的潮汐表解释道,"我们会根据农历日期建议最佳出海时间,让整个过程更加庄重顺遂。"

在休息室的展示柜里,陈列着不同款式的环保骨灰盒。这些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容器上,雕刻着海浪、海鸥等海洋元素。"这是去年新推出的海藻纤维骨灰盒,三个月就能完全降解融入大海。"王姐拿起一个淡绿色的盒子说,现在越来越多家属会选择这种环保方式。服务中心还提供代撒服务,对于不便出海的家庭,工作人员会用专业录像设备记录整个过程,制作成纪念光盘送达家属手中。

天津海撒服务中心地址电话-1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心二楼的纪念墙。数百颗蓝色玻璃珠组成的世界地图上,每颗珠子都代表着一次海撒服务。旁边的电子查询系统可以通过姓名查询具体的海撒坐标和日期。"有位老先生每年都会来这里,在电子屏上输入妻子的名字,静静地看半小时渤海湾的实时监控画面。"王姐轻声说,这种无声的思念让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离开时已是黄昏,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服务中心门口的公告栏上新贴了清明节海撒活动的通知,上面留着24小时咨询热线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这个隐藏在滨海新区的服务机构,用专业与温情为逝者搭建了通往大海的桥梁,也让活着的人在思念中找到慰藉与力量。或许正如墙上那句标语所说:大海收容每一粒沙,正如生命拥抱每一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