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陪老周去海边的时候,他手里捧着个檀木盒子,海风把他的白头发吹得乱飞。那是他父亲的骨灰盒,老爷子生前总说自己是“大海的儿子”,退休后每年都要去海边住两个月,走之前特意嘱咐要把骨灰撒进海里。老周准备了大半年,选了个老爷子生日的日子,可真到了海边,他反而蹲在礁石上不动了,手里的盒子攥得发白。

“你说这盒子扔下去,会不会沉到海底,被鱼虾啃了?”他声音有点哑,我才发现他眼睛红了。我蹲下去拍他后背,心里也没底。平时看电视剧里撒骨灰,都是直接把骨灰撒进海里,哪见过连盒子一起扔的?可老周说,老爷子生前喜欢收藏木头,这个檀木盒子是他自己挑的,说“要带着我的‘家’一起走”,所以必须连盒子一起入海。

骨灰盒扔海里会沉底吗视频-1

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骨灰盒沉不沉底,根本不在骨灰本身。骨灰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密度和沙子差不多,本身没什么浮力,但装骨灰的盒子才是关键。老周手里的檀木盒子,看着不大,掂着却沉,我后来查了檀木的密度,大概1.05克每立方厘米,海水的密度是1.025克每立方厘米,木头密度比海水大,再加上盒子里的骨灰,扔下去肯定沉底。可要是换个材质呢?比如松木,密度0.5克每立方厘米,比海水小,就算装满骨灰,只要盒子密封好,说不定还能漂一会儿。

但真正让我意外的是环保材料的骨灰盒。上周去殡葬服务中心帮老周咨询,工作人员拿了个浅棕色的盒子给我们看,摸着像硬纸板,却比纸板结实。“这是玉米淀粉和秸秆压的,可降解材料,”工作人员把盒子放进水盆里,“你看,遇水半小时就开始变软,三个月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骨灰直接混进海水里,哪还沉什么底。”老周当时就红了眼眶,说这才是他爸想要的——“不占大海的地方,也不留下垃圾”。

其实很多人担心骨灰盒沉底,是怕逝者“不安稳”,觉得沉到海底黑漆漆的,不像“回归大海”。但正规的海葬流程里,根本不会让盒子沉底。上个月跟着老周参加集体海葬,殡葬船开到指定海域,工作人员先测水流和风向,然后把可降解盒子放在专用滑道上,老周说了句“爸,回家了”,盒子顺着滑道滑进海里,刚开始还漂在水面,像一片落叶,半小时后再看,海面上只剩几朵白菊在漂,盒子早开始分解了。工作人员说,这种可降解材料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浮力,刚入海时会漂一会儿,让家属有告别的时间,等漂远了再慢慢分解,既尊重了情感,又保护了海洋环境。

回来的路上老周说,以前总觉得“入土为安”,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安”是让逝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离开。老爷子一辈子爱海,与其让骨灰盒沉在海底变成垃圾,不如让他化作海水的一部分,跟着洋流去看看他没去过的远方。所以啊,要是真有海葬的打算,别纠结盒子沉不沉底,选对材质,走正规流程,让逝者和大海好好“拥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