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走的那天,天是灰蒙蒙的。姑姑握着我的手说,后事要去东郊火葬场办,让我先去看看位置,熟悉一下路线。我愣了愣,长这么大,只在新闻里听过“火葬场”三个字,更别说东郊这个连名字都带着距离感的地方。手机屏幕亮着,我点开地图,输入“东郊火葬场”,搜索结果却跳出来一堆“东郊殡仪馆”“东郊陵园服务中心”,地址零散在不同的街道,看得人心里发慌。

后来想起父亲说过,这种机构的信息网上不一定全,最好打电话问。我翻出市民服务热线的号码,拨通后说明来意。接电话的是位女同志,声音很轻,她说东郊火葬场其实在东城区的边缘,具体在陵园路和向阳街的交叉口,离东郊公园北门大概800米。“你导航搜‘东郊公园北门’,到了之后往东北方向走,看到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树后面就是入口。”她还特意叮嘱,“门口没有大招牌,就一块灰色的石碑,上面刻着名字,别走过了。”挂了电话,我把地址记在备忘录里,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但“白杨树”“灰色石碑”这些词,又让那地方多了几分肃穆的想象。

第二天一早,我开车按导航往东郊走。过了东三环,路边的建筑渐渐矮了,从高楼变成了两层的红砖房,再往前,连房子都少了,只有成片的麦田。导航提示“即将到达东郊公园北门”时,我放慢车速,果然看到公园门口立着块褪色的木牌,几个老人在门口打太极。停好车,我按电话里说的往东北方向走,路边真的有一排白杨树,树干笔直,叶子在风里沙沙响。走了大概五六分钟,前面突然没路了,只有一道矮矮的围墙,墙头上爬满了爬山虎。我正疑惑是不是走错了,旁边一个扫地的大爷抬起头,问:“找火葬场?”我点点头,他指了指围墙尽头:“从那扇铁门进去,就是了。”

东郊火葬场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1

铁门是虚掩的,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响。里面很安静,没有想象中的压抑,反而像个小院子。左手边是一排平房,挂着“业务办理处”的牌子,几个穿深色衣服的人在门口排队,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右手边种着几棵松树,树下放着长椅,有个阿姨坐在那里,手里攥着一张照片,眼睛红红的。我沿着小路往里走,才看到那块灰色的石碑,果然没有花哨的装饰,“东郊火葬场”五个字是阴刻的,旁边刻着一行小字:“让告别,有温度。”石碑后面是一栋白色的主楼,楼顶有个高高的烟囱,烟囱里没有冒烟,只有几只鸽子在上面盘旋。

站在院子里,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电话里的人说“别走过了”。这里太不“显眼”了,没有醒目的招牌,没有喧嚣的车流,甚至连门口的路都藏在白杨树下。但也正是这份安静,让来这里的人能慢慢沉淀情绪。后来帮姑姑处理后事时,再走这条路,我已经能熟练地从东郊公园北门找到那排白杨树,再推开那扇铁门。其实很多人问东郊火葬场的位置,或许不只是要一个地址,更是想知道“怎么去”——怎么带着思念,一步步走到这场告别的终点。现在我把它记下来:东城区陵园路与向阳街交叉口东北侧,东郊公园北门往东北800米,白杨树后面,灰色石碑为记。希望下次有人找它时,不用像我当初那样,在路口犹豫徘徊。

东郊火葬场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