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整理母亲遗物时,那个褪色的笔记本里夹着张泛黄的剪报,是2005年上海首次骨灰撒海的新闻。母亲用红笔在旁边批注:"身后愿随浪花去,不占人间一寸土"。这句遗言让我踏上了了解海葬的路,也想把这段经历分享给同样有需要的人。

最初以为海葬手续会很繁琐,没想到在上海殡葬服务中心的咨询窗口,工作人员递来的《骨灰撒海服务指南》把流程写得清清楚楚。需要先在户籍所在区的殡葬管理所办理登记,携带逝者火化证明、家属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特别提醒要提前准备逝者一寸照片和生平简介,这些会用于制作纪念证书。我是在母亲去世半年后办理的,后来才知道其实火化后就能申请,提前登记还能优先安排船期。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费用问题,亲身办理后才明白政策比想象中更惠民。上海户籍居民参加集体海葬,基本服务费是全免的,包括骨灰盒、撒海工具和船舶租赁等费用。我们选择的是集体公祭仪式,额外支付了300元的鲜花撒放服务,工作人员会将黄白菊和康乃馨编织成花束,随骨灰一起撒入大海。如果家属希望单独出海,包船费用大概在8000-12000元不等,可容纳8-10人,适合有特殊纪念需求的家庭。

今年清明前接到了殡葬服务中心的电话,通知我们4月12日的出海安排。清晨六点半的吴淞口码头已有不少家庭等候,大家默契地保持着安静。登船后工作人员分发了白色菊花和纪念册,船舱内循环播放着舒缓的钢琴曲。当船行至长江入海口指定海域,主持人用温和的语调引导大家默哀,然后按登记顺序依次走到甲板撒放骨灰。看着母亲的骨灰随着花瓣融入湛蓝的海水,那一刻突然理解她为何选择这样的归宿——比起墓碑的冰冷,这片流动的蔚蓝更像永恒的拥抱。

上海海葬流程费用多少钱啊-1

仪式结束后每位家属都收到了烫金的《骨灰撒海证书》,证书编号可在上海殡葬服务网查询。最意外的是三个月后收到了市殡葬管理处寄来的补贴支票,根据2023年最新政策,上海户籍居民海葬可获得2000元生态安葬补贴,只需凭证书和银行卡复印件就能申请。现在每当路过黄浦江,总会想起那个洒满阳光的清晨,母亲终于以她喜欢的方式融入了这片她生活了一辈子的江海。

上海海葬流程费用多少钱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