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父亲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别给我买墓地,把骨灰撒进海里,省地方还环保。”当时我和姐姐只当是老人随口一说,没想到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早在五年前就写下了这份遗愿。我们开始琢磨着在北京办一场集体海葬,可到底要花多少钱?流程麻不麻烦?这些问题成了那段时间我最常琢磨的事。

最开始我以为海葬会很贵,毕竟涉及到船只、人工这些。直到去民政局咨询,工作人员笑着说:“现在政府鼓励绿色殡葬,集体海葬有补贴,个人承担的费用不多。”细问才知道,北京对集体海葬的补贴政策挺实在:逝者是北京户籍的话,基本服务费能补贴2000元,包括骨灰的专业处理、专用骨灰盒、乘船出海、鲜花随葬这些基础项目。补贴后家属实际掏的钱,根据选择的服务套餐不同,大概在300到800元之间。我选的是基础套餐,包含单人骨灰撒海、简易骨灰盒和一束白菊,最后个人承担了380元,比预想中便宜太多。后来听其他家属说,如果选包含集体告别仪式、纪念证书的套餐,费用会稍高些,但也就600元左右,主要是多了现场主持和纪念册制作,看个人需求。

确定费用后,我开始跑流程。第一步是准备材料,得带上逝者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户口本,还有家属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这些材料看着简单,我却因为户口本上父亲的地址没及时更新,多跑了趟派出所。工作人员说,现在线上也能预约,关注“北京殡葬服务”公众号就行,但我还是习惯当面问清楚,就直接去了位于东郊殡仪馆的海葬服务窗口。窗口的大姐很耐心,告诉我每年3月到10月是海葬旺季,每月有固定的出海日期,需要提前1到2个月预约。我约的是4月中旬的场次,正好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想着父亲生前喜欢春天,应该会喜欢。

北京参加集体海葬费用多少钱-1

到了出海那天,我们提前半小时到码头集合。现场有工作人员引导,家属们排队签到、领纪念胸牌,每个人手里都捧着小小的骨灰盒。船是专门的海葬服务船,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开放式甲板,下层有休息区。出海后大概航行了一个小时,到了指定海域,主持人开始念悼词,然后家属们按顺序走到甲板,把骨灰和花瓣一起撒进海里。那一刻看着白色的菊花随着海浪飘远,我突然觉得父亲真的“回家”了——回到他年轻时总念叨的“面朝大海”的梦里。整个仪式很安静,没有传统葬礼的喧嚣,却透着一种肃穆的温柔。

现在回想起来,这场海葬不仅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也让我对殡葬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身后事”要风光,可看着那片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海面,才明白最好的告别,是让生命回归自然。而且费用真的很亲民,政府补贴后普通家庭都能承担,加上办理流程也不复杂,提前备好材料、耐心预约就行。如果你家也有长辈希望长眠大海,不妨去咨询下,或许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给生者一份释然。

北京参加集体海葬费用多少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