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走后的第三个月,我接到了殡仪馆关于海葬的通知。那天下午阳光正好,我坐在书桌前,手指捏着那张薄薄的通知单,心里像压了块湿棉絮,沉甸甸的透不过气。之前总听人说海葬环保又安静,可真到了要送外婆最后一程的时候,反而冒出一堆细碎的问题——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合适?要不要准备祭品?最让我纠结的是,要不要带束鲜花?
这个问题像根小刺,扎在心里好几天。问朋友,有人说“海葬嘛,讲究简洁,带不带都行”,也有人说“鲜花是心意,老人走的时候看着也舒服”。我自己上网查,搜索框里敲下“海葬需要带鲜花吗”,跳出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必须带白菊,有人说随意,甚至还有人说“带了也是扔海里,浪费钱”。后来夜里翻外婆的旧照片,看到她七十岁生日那天,蹲在阳台的花盆前,手里举着一朵开得正艳的黄色太阳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照片里的太阳花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她刚浇完花,阳光透过玻璃窗,在花瓣上洒下细碎的光斑。那一刻突然觉得,带不带花或许不是规矩的问题,是我想不想再给外婆送一束她喜欢的花。

决定带花后,我去了家附近的花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听说我要给海葬的亲人选花,放下手里的喷水壶,笑着说:“海葬的话,除了常见的白菊、百合,也可以带逝者生前喜欢的花呀。”我心里一动,指着照片里的太阳花说:“就要这个,黄色的太阳花,再加几枝白色的小雏菊。”阿姨点点头,帮我挑了十朵开得正好的太阳花,花瓣厚实,花心是温暖的橙黄色,又配了六枝带着露珠的小雏菊,用白色的棉纸包起来,系了根浅灰色的丝带。“这样素雅,扔进海里也好看。”她一边打包一边说,“以前有个小姑娘来给妈妈选花,带的是康乃馨,说妈妈生前最喜欢闻康乃馨的香味,扔海里的时候,她蹲在船边说‘妈妈,这次换我送你花啦’,听得我眼泪都下来了。”回家的路上,我抱着那束花,花瓣上的水珠沾在手指上,凉丝丝的,像是外婆以前帮我擦汗时的手。
海葬那天是个阴天,码头上已经站了不少人,大多是和我们一样来送亲人的。有人捧着用报纸包着的白菊,有人抱着用塑料袋装的康乃馨,也有人空着手,手里只拿着一张镶了黑框的照片。船慢慢驶离码头,发动机的声音闷闷的,海风带着咸腥味吹过来,吹得人眼睛发酸。到了预定的海域,船长把船停稳,工作人员念了悼词,声音透过喇叭传出来,混着海浪声,轻轻的。然后大家依次走到船舷边,工作人员会帮忙把骨灰盒放进专用的降解罐里,再慢慢沉入海里。轮到我的时候,我蹲下身,把那束太阳花轻轻放在海面上。黄色的花瓣在蓝色的海水中漂了漂,像是突然有了生命,跟着波浪慢慢散开。旁边有个穿黑色外套的阿姨也在撒花,她带的是粉色的康乃馨,花瓣落在水里,像一群小小的蝴蝶。她一边撒一边小声说:“老头子,你以前总说我养花养得不好,你看这花多好看,你在那边要是看到了,记得夸夸我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鲜花在海葬里不是必须的流程,却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给逝者最后的温柔——让那些曾经盛开在人间的美好,陪着他们一起融入这片广阔的大海。

回来的路上,同船的一位大爷坐在我旁边,看我手里还捏着那根系花的灰色丝带,笑着说:“第一次参加海葬吧?我十年前送我老伴的时候,也纠结要不要带花。后来想,她活着的时候我总忘记送她花,走了总得补上。”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望着远处的海平面,那里有几只海鸥在飞。“其实带不带花,全看自己的心意。有人带块逝者喜欢的手帕,有人带他们生前常听的CD,都是念想。”我低头看着手里的丝带,突然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