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我为父亲办理了骨灰海葬。当捧着那个小小的骨灰盒站在码头时,海风吹散了连日的阴霾,也让我对这种绿色殡葬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在回想整个过程,从最初的犹豫到最终的释然,每一步都浸透着对生命的敬畏。

最初是在社区宣传栏看到海葬政策的。拨通民政局殡葬服务热线后,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了北京海葬的办理流程,还特意提醒每年春秋两季是海葬旺季,建议提前一个月预约。我们选择了春季的批次,在预约表上填写了逝者信息和家属联系方式,工作人员说会在启航前一周通知具体登船时间。准备材料时比想象中简单,只需携带逝者火化证明、家属身份证和骨灰盒,服务站还提供免费的可降解骨灰袋,这让我们少了不少顾虑。

北京骨灰海葬是怎样的流程-1

登船那天清晨,我们带着骨灰盒来到指定码头。工作人员统一核验身份后,引导我们领取了黄色的鲜花和纪念证书。码头上已有十几个家庭等候,大家彼此点头致意,沉默中透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九点整,白色的海葬船缓缓驶离港口,船舱内播放着舒缓的轻音乐,工作人员轻声讲解着海上航行的注意事项。当船行至指定海域,广播里传来低沉的哀乐,甲板上的家属们自觉排成队列,依次走向撒放台。

轮到我们时,工作人员协助将骨灰装入可降解袋。我和弟弟各执袋角,随着司仪"愿大海承载思念"的祝祷声,缓缓将骨灰撒向海面。灰色的骨灰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线,瞬间被涌来的浪花温柔接住,化作无数银箔般的光点融入碧波。身旁的母亲将手中的白菊撒入海中,花瓣随着洋流漂向远方,像一封封寄往天堂的信笺。返航途中,工作人员为每个家庭颁发了海葬纪念证,证书上烫金的"海纳百川,魂归自然"八个字,让这场告别有了温暖的注脚。

北京骨灰海葬是怎样的流程-2

如今父亲的骨灰已伴海浪远行三个月,每当收到民政局寄来的《骨灰撒海情况告知书》,看到上面标注的经纬度坐标,我都会打开电子地图凝视那片蔚蓝。海葬没有墓碑,却给了思念更广阔的安放空间。办理过程中感受到的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让这场生命的谢幕充满尊严。或许正如船上那位老民政工作者所说,让离去的亲人化作滋养海洋的养分,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延续。

北京骨灰海葬是怎样的流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