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骨灰盒放在书房已经三个月了。我蹲在地板上数着殡仪馆给的宣传册,海葬服务那一栏被手指摩挲得发皱。窗外的玉兰树沙沙作响,突然想起他退休后总爱坐在阳台看海,说等老了要变成太平洋里的一朵浪花。

真正开始研究海葬,是在民政局的殡葬服务中心。穿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员递给我一份海域图,用红笔圈出允许撒骨灰的坐标。"每年春分秋分有集体海葬,家属可以跟着船出海。"他指着墙上的照片,一群人捧着白瓷坛站在甲板上,海鸥在远处盘旋。我突然想起父亲教我游泳时说的话:"水是有记忆的,它会带着你去任何地方。"

骨灰撒进海里好不好-1

选择海葬前我和母亲吵过三次。她坚持要买块墓地,说清明节连个烧纸的地方都没有。我翻出父亲的航海日记,某页用红笔写着:"大海比石碑更长久。"后来带母亲去看了一次模拟海葬仪式,当花瓣随着骨灰落入水中,她突然说"你爸年轻时总说要当船长"。原来有些记忆不需要石碑铭刻,就像潮水会按时拍打礁石,思念也会在某个瞬间漫过心堤。

上周收到海事局寄来的海葬证书,烫金的船锚图案旁印着经纬度。我把证书夹进父亲的相册,里面有张他二十岁在军舰上的黑白照片。此刻夕阳正把海面染成琥珀色,忽然明白海葬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那些曾经在陆地上生长的年轮,终将在潮汐中长成新的涟漪。或许生命最温柔的结局,就是以最轻盈的方式,回到最初孕育我们的地方。

骨灰撒进海里好不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