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整理外婆遗物时,我在她的樟木箱底翻到了一个褪色的铁盒子。盒子里没有金银首饰,只有一张边角磨损的黑胶唱片,和一张用红绳系着的字条。字条上是外婆清秀的字迹:"囡囡,等我走了,把骨灰撒进黄海,记得带上唱片里的那首《浪花信笺》,你外公在海里等我呢。"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把骨灰撒进海里"要和一首歌联系在一起,也第一次对这个陌生的歌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外公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远洋货轮水手,外婆总说他是"被海偷走的人"。他们结婚第三年,外公的船在黄海遭遇风暴,再也没有回来。那时外婆才二十七岁,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妈妈,此后三十年,她再也没嫁,只是每年清明都要去海边坐一整天,带着一个旧收音机,一遍遍听同一首歌。我小时候不懂,总问她听的是什么,她只笑着摸摸我的头:"是你外公寄来的信呀。"直到看到那张字条,我才隐约明白,那首歌或许藏着他们最珍贵的回忆。

为了找到《浪花信笺》,我几乎翻遍了外公留下的所有东西。在一个积灰的木箱里,我发现了一本泛黄的航海日记,最后一页贴着半张唱片封面,上面印着"浪花信笺"四个字,歌手栏写着"老船长乐队"——那是当年在沿海码头很火的民间乐队,如今早已解散。我在老歌论坛发帖打听,辗转联系上一位曾是乐队成员的张伯伯,他听完我的描述,叹了口气:"那首歌是老李写的,就是你外公。他说等跑船攒够了钱,就带爱人去黄海看日出,还写了这首歌当信物。"原来外公不仅是水手,还是个业余词曲作者,《浪花信笺》是他写给外婆的定情曲,只是没等唱给她听,就永远留在了海里。

今年清明,我带着那张修复好的黑胶唱片,和外婆的骨灰来到黄海之滨。海风带着咸涩的气息,卷着浪花拍打着礁石,像极了日记里外公写的"大海在唱歌"。我把唱片放进便携唱片机,当前奏的口琴声响起时,眼泪突然掉了下来——那旋律和外婆收音机里的一模一样,歌词里唱:"潮起时捎来你的发香,潮落时带走我的眺望,等浪花漫过船头,我们就在海中央重逢。"我蹲下身,将骨灰轻轻撒进海里,白色的粉末随着海浪飘远,像一群温柔的蝴蝶。唱片机还在转,海风把歌声吹向远方,我仿佛看见外婆牵着外公的手,踩着浪花向我挥手,他们身后的海平面上,正升起一轮金色的太阳。

把骨灰撒进海里是什么歌?-1

后来我常常在想,外婆为什么一定要带着这首歌去海里?或许对她来说,骨灰撒进海里不是终点,而是一场跨越岁月的赴约。那首《浪花信笺》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大海的门,让分别三十年的爱人,在潮起潮落间重新拥抱。现在每次听到海浪声,我都觉得是外公和外婆在唱歌,唱着那些没说完的话,和永远不会过期的约定。

把骨灰撒进海里是什么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