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爷爷在睡梦中安详地走了。他一辈子在海边长大,总说大海是最包容的归宿,所以我们姐妹几个商量后,决定按他的遗愿办海葬。去火化场办手续那天,工作人员问我们有没有准备骨灰盒,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听邻居说“海葬得备两个骨灰盒”,心里一下子没了底——好好的海葬,怎么还需要两个盒子呢?

那天从火化场出来,我拉着妹妹去了社区的殡葬服务站。负责接待的张阿姨是老民政了,听我说完困惑,她笑着递来一杯热茶:“傻孩子,哪有什么必须两个的说法,这都是没弄清海葬规矩闹的误会。”她从抽屉里拿出两种盒子给我们看:一个是常见的木质骨灰盒,表面刻着花纹;另一个是米白色的长方体,摸起来像纸浆做的,“你看,这两种差别大着呢。”

海葬需要买两个骨灰盒吗为什么-1

张阿姨说,海葬对骨灰盒的要求,核心在“能不能跟着骨灰一起‘回归大海’”。传统土葬用的骨灰盒大多是实木、石材的,结实耐用,能在墓地里放几十年,但要是拿去海葬,扔到海里几十年不烂,不成了海洋垃圾?所以正规海葬仪式里,都得用可降解骨灰盒——像纸浆、淀粉、海藻纤维做的,遇到海水三五个月就化了,骨灰跟着水流散开,才算真正“入海为安”。那为什么有人说要两个?张阿姨解释,主要是“时间差”闹的:比如有些家庭火化后不能马上办海葬,得等逝者百天,或者凑个吉利日子,这期间骨灰总不能随便放着吧?就需要先买个普通骨灰盒临时存放,等海葬时再换可降解的。但要是火化完直接就海葬,当天就能撒,一个可降解的盒子就够了,根本不用多花冤枉钱。

后来我们才知道,爷爷的老战友就是直接海葬的。当年老人走得突然,火化当天家属就联系了海葬服务船,骨灰装在可降解盒子里,仪式上由长子抱着走到船尾,轻轻把盒子放进海里。张阿姨说,现在民政部门还会提供免费的可降解骨灰盒,只要提前申请就行。我们最后选了一个海藻纤维的可降解盒,米白色的盒子上印着爷爷生前喜欢的浪花图案,既环保又贴心。

其实说到底,海葬要不要两个骨灰盒,全看自家情况:急着办仪式的,一个可降解盒足够;需要临时存放的,就备个普通的过渡。最重要的是别被“老说法”唬住,多问问专业人士,既能让逝者安心,又能少花冤枉钱。就像爷爷常说的,过日子要实在,办身后事也一样,心到了,形式不用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