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陪着伯父去办理伯母的海葬手续,原本以为会是很复杂的流程,没想到在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整个过程意外地顺畅。现在回想起来,把这段经历整理成文字,或许能帮到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第一步是咨询预约。我们先拨打了天津市民政局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耐心解释了海葬的政策和流程,还推荐了两家正规的服务机构。后来我们选择了位于和平区的一家服务中心,提前三天通过电话预约了办理时间。这里要提醒大家,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海葬的高峰期,最好提前两周预约,避免耽误行程。
接下来是准备材料。需要携带逝者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户口本原件,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如果逝者是退役军人,还可以带上相关证明,申请优先办理。我们当时忘记带火化证明的复印件,好在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复印服务,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建议大家出发前再检查一遍材料清单,确保齐全。
办理登记的过程比想象中简单。到达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先让我们填写了《骨灰海葬申请表》,然后讲解了海葬仪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选择海葬日期时,工作人员特意提醒我们避开大潮期,建议选择风浪较小的工作日。费用方面,基础服务是免费的,包括骨灰盒、鲜花和乘船费用,如果需要额外的纪念服务,比如制作纪念光盘或石碑,需要另行付费。
最后就是登船仪式了。我们选择的是渤海湾航线,早上八点在塘沽港集合。船上有专业的礼仪人员引导,整个仪式庄重而温馨。当洁白的花瓣随着骨灰一起撒入大海时,伯父轻声说:"她终于回到了最喜欢的地方。"仪式结束后,每个家庭都会收到一本海葬证书和纪念册,上面记载着撒海的经纬度,成为永恒的念想。
现在每次路过海边,伯父都会拿出那张海葬证书,告诉我海葬不仅让逝者回归自然,也为活着的人留下了一片可以寄托思念的广阔天地。如果你也正在考虑为亲人办理海葬,不妨提前做好准备,让这场与大海的告别更加从容而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