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我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泛黄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把我撒进东海吧,像小时候在鼓浪屿捡的贝壳那样,回到海里去。"那一刻,窗外的梧桐叶正好落在书桌上,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伴随我半生的"大海梦",该认真寻找答案了。

最初在网上搜索"海葬"时,跳出来的视频大多是民间随意撒骨灰的画面,有人把骨灰混着花瓣从游艇上抛洒,也有人直接将骨灰盒沉入近海。这些画面让我心里打鼓:这样真的合法吗?后来我带着疑问走进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递给我的《殡葬管理条例》里明确写着:禁止在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抛撒骨灰,遗体和骨灰必须由殡葬服务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原来那些随意撒骨灰的视频,其实都属于违规行为。

现在海里让投入骨灰吗视频-1

真正的海葬远比想象中庄重。在专业殡葬服务公司的安排下,我提前三个月提交了申请材料,包括母亲的死亡证明、骨灰寄存证以及家庭关系证明。工作人员告诉我,正规海葬需要选择政府指定的海域,通常是距离海岸线10公里以上的专属抛撒区,那里水流稳定,不会对近海生态造成影响。他们还特别提醒,骨灰必须装入可降解的骨灰坛,禁止混入塑料、金属等污染物,连随葬的鲜花都要选择自然生长的品种。

现在海里让投入骨灰吗视频-2

今年清明前的某个清晨,我和家人登上了殡葬服务公司的专用海葬船。船行至指定海域时,工作人员先向我们展示了海域坐标和环境监测数据,确认一切符合规定后,才指导我们将骨灰坛轻轻放入专用投放装置。当乳白色的骨灰坛缓缓沉入湛蓝的海水中,船头响起了悠扬的哀乐,同行的二十多个家庭不约而同地将手中的白菊撒向海面。那一刻,我想起母亲生前总说"大海是最温柔的故乡",原来真正的海葬不是简单的抛撒,而是一场对生命的温柔送别。

返程时,工作人员给每个家庭发了一本海葬证书和纪念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海葬的时间、经纬度以及海域环境评估报告。他们说,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生态安葬,海葬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态安葬补贴。看着证书上"让生命回归自然"的字样,我突然明白,母亲选择海葬不仅是对大海的眷恋,更是对环保的无声支持。那些在网上流传的违规海葬视频,其实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是对海洋环境的伤害。

现在海里让投入骨灰吗视频-3

如今每当我看到关于"海葬是否合法"的讨论,总会想起那个清晨的大海。其实答案很简单:只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在指定海域由专业机构操作,海葬就是被允许且值得推广的安葬方式。就像母亲笔记本里写的那样,生命的终点不是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回归自然——而这份回归,需要我们用敬畏之心守护每一片海域的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