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的那年春天,遗嘱里只留了一句话:“把我撒进海里,别占土地。” 当时我愣了很久,总觉得海葬是电视里才有的事,现实中真能办吗?会不会很麻烦?费用又是多少?带着这些沉甸甸的疑问,我开始了一场关于绿色殡葬的探索。

起初我不敢随便打听,怕遇到不正规的机构。后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我先拨通了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电话。接电话的张科长很耐心,他告诉我,现在海葬不仅合法,还是国家鼓励的绿色殡葬方式。“从2019年起,国家就明确将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纳入惠民殡葬政策支持范围,各地都有相应的补贴措施。”他说,像我们这种本地户籍的居民,办理海葬还能申请丧葬补贴,具体金额可以咨询合作的正规殡葬服务机构。

现在可以海葬吗要钱吗多少钱-1

放下电话,我心里踏实了些,接着联系了一家民政局推荐的殡葬服务中心。接待我的王姐拿出一份详细的海葬服务说明,原来海葬的流程比我想象的简单。需要先提交父亲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和我们的亲属关系证明,审核通过后就能预约出海时间。费用方面,他们有基础套餐和个性化套餐两种。基础套餐包括骨灰专用容器、船费、集体告别仪式、骨灰撒海服务,还有一份纪念证书,价格是2800元。如果想要更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单独出海、定制骨灰盒刻字、鲜花祭品等,费用会高一些,但基础套餐已经能满足基本需求。王姐特别提到,我们本地户籍居民可以申请1500元的政府补贴,提交材料后大概10个工作日就能到账,这样算下来,实际自付的费用只有1300元左右。

真正到了出海那天,我才体会到海葬的意义。船从港口出发,行驶到指定的海域,工作人员会先举行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播放轻音乐,让家属轮流献花。当父亲的骨灰随着花瓣缓缓撒入大海时,阳光洒在海面上,像无数闪烁的星星。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父亲想要的不是一块冰冷的墓碑,而是回归自然的自由。同行的还有其他十几个家庭,大家虽然互不相识,却因为同样的选择有了默契。王姐说,这几年选择海葬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费用透明、流程规范,让大家觉得安心。

现在每次去海边,我都会想起那个平静的上午。父亲用最环保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一程,而我也通过这次经历,真正理解了绿色殡葬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逝者心愿的尊重,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温柔回馈。如果你身边也有人考虑海葬,不妨先去当地民政部门或正规机构咨询,或许你会发现,这项看似遥远的服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现在可以海葬吗要钱吗多少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