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爷爷走的那天,天气特别阴沉。他生前总说自己一辈子爱海,退休后每年都要去海边住上两个月,临走前还拉着我的手念叨:“以后别给我立碑,骨灰撒进海里,我就能天天‘看’着浪花了。”家里人商量后,决定尊重他的遗愿,选择海葬。办手续时,社区网格员提醒我们:“现在国家鼓励生态安葬,海葬是有补贴的,你们可以去申请试试。”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听说海葬补贴,想着能减轻点负担,也算是爷爷为环保做的贡献,便开始了办理之路。

一开始我们完全摸不着头绪,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需要什么材料。我先给街道办打了电话,接电话的阿姨很耐心,告诉我海葬补贴的申请得先满足几个基本条件。比如逝者必须是本地户籍,而且得是自愿选择海葬,不能是其他安葬方式后再申请;必须有正规的火化证明,因为海葬通常是在火化后进行的骨灰撒海。阿姨还特意强调:“2021年的政策里,‘自愿’这两个字很重要,要是家里人有分歧没达成一致,是申请不了的。”我们家因为早就商量好了,这一步倒是没卡壳,但听说邻居家因为儿子想土葬、女儿想海葬,最后没申请成,看来提前统一意见真的很关键。

知道了条件,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我跑了两趟民政局才把材料备齐,现在想想都觉得当时有点手忙脚乱。最基本的是逝者的死亡证明和火化证,这两个在殡仪馆办火化时就能拿到,记得要盖公章,复印件不行。然后是家属的身份证明,我作为经办人,带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还得证明和逝者的关系,比如户口本上有亲属关系页,或者社区开的亲属证明。最容易忘的是海葬服务协议,这个得和正规的海葬服务机构签,协议里要写清楚是“骨灰撒海”,不能是其他形式的海葬。当时我就是忘了带协议,又跑回海葬服务中心补了一份,来回折腾了快一个小时。

2021年怎样领取海葬补贴呢-1

材料备齐后,办理流程比想象中顺利。我们先去街道办提交了申请,工作人员核对材料没问题后,给了一张《海葬补贴申请表》,填好后连同材料一起交到区民政局的社会事务科。审核大概用了一周,期间民政局打电话核实了逝者的户籍和海葬的真实性,确认没问题后,通知我们参加统一组织的海葬活动。海葬那天,船开到指定海域,工作人员按照流程撒放骨灰,全程有录像,结束后给了我们一张《海葬证明》。拿着这张证明和之前的材料,再去民政局提交补贴申领表,大概15个工作日,补贴就打到了我爸的银行卡上。记得当时补贴是2000元,虽然不算多,但想着这是对环保安葬的鼓励,心里挺暖的。

2021年怎样领取海葬补贴呢-2

后来和其他办理过海葬的家庭聊天,发现各地的补贴标准和流程其实有点不一样。比如有的区补贴是2500元,有的需要先垫付海葬服务费再报销,还有的要求必须是直系亲属办理。所以建议大家办理前最好先打当地民政局的电话问问,或者上政府官网查2021年的具体政策文件,免得白跑一趟。像我们当时要是提前看了区民政局的公告,就知道可以在网上先预约申请,不用专门请假去街道办排队了。

2021年怎样领取海葬补贴呢-3

现在每次去海边,看着翻涌的浪花,总觉得爷爷就在那里。想起办理补贴的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能为环保出份力,还能拿到一点补贴减轻负担,挺值的。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个政策,让生态安葬的理念慢慢传开,也让那些像爷爷一样爱海的人,能安心“回归”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