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离开后的第三个清明,我像往年一样打开浏览器,想登录八宝山在线撒海纪念馆看看他的页面。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熟悉的网址,屏幕却跳出了"无法找到该页面"的提示。我愣了愣,又试了手机端,还是一样的结果。翻遍收藏夹里的历史记录,甚至搜索"八宝山撒海纪念平台""骨灰撒海线上纪念馆",都找不到那个蓝色调的网页入口——那个我曾上传父亲生前照片、写下百条留言、虚拟献花的地方,好像突然从互联网上蒸发了。

记得父亲走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骨灰撒海。他生前总说喜欢大海的辽阔,说这样"能跟着浪花去看世界"。但撒海仪式那天风浪大,母亲身体不好没能去现场,后来我发现了这个在线纪念馆。页面设计很朴素,首页是片深蓝色的虚拟海面,输入逝者姓名就能进入专属纪念页。我传了父亲在海边钓鱼的照片,写了段他常说的笑话当简介,母亲每天都会上去"献"一束白菊,有时还会对着屏幕轻声说说话。那些无法亲自去海边的日子,这个网页成了我们和父亲"见面"的地方。

后来我才知道,不止我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在一个撒海家属群里,有人说三个月前就发现平台打不开了,联系客服电话也成了空号。有家属猜测是不是运营出了问题,毕竟这类公益性质的线上平台,维护服务器、审核内容都需要成本;也有人提到可能和殡葬服务数字化调整有关,去年民政部门确实规范过线上纪念平台的资质,要求完善逝者信息核验、隐私保护等功能,也许旧平台没跟上新规。但无论什么原因,那个曾装着上百个家庭思念的网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连句"暂停服务"的通知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记忆是活的"。数字时代,我们总以为把思念存在云端就永远不会消失,却忘了服务器会过期、网址会失效、平台会停运。那些存在网页里的照片、留言、甚至虚拟的浪花,其实和海边的鹅卵石一样,需要被小心收藏。现在每次路过海边,我还是会带束白菊,对着浪花说说话,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个能让母亲随时"看见"父亲笑容的窗口,少了一个能让远方亲戚在线鞠躬的角落。

八宝山在线撒海纪念馆怎么没有了-1

或许未来会有更规范、更稳定的线上纪念平台出现,能把这些细碎的思念妥帖安放。但此刻我只想说,那个消失的八宝山在线撒海纪念馆,曾是许多人心里的一片海。它不在了,我们的思念还在,只是暂时需要找个新的地方停靠。

八宝山在线撒海纪念馆怎么没有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