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陪伯母去墓园给伯父的墓地续费,站在刻着伯父名字的墓碑前,墓园工作人员递来的缴费单让空气都沉了沉。“这块墓地是2003年买的,使用期限20年,今年12月到期。”工作人员指着合同条款解释,“如果到期不续费,按规定骨灰会由墓园统一安置到公益骨灰堂。”伯母叹了口气,手里的缴费单捏得发皱——每年近万元的续费,对退休金不高的她来说,实在是不小的压力。

回家的路上,堂姐突然说:“要不……咱们考虑海葬?”这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我这才想起,伯父生前总念叨“人活一世,别占太多土地”,退休后还常去海边钓鱼,说大海包容万物。可真要把骨灰撒进海里,我们心里都没底:公墓到期后,海葬到底行不行?需要什么手续?

公墓到期后能海葬吗请问-1

带着这些疑问,我跑了趟民政局的殡葬管理处。接待的王科长听完我们的情况,递来一本《生态安葬服务指南》:“现在国家鼓励生态安葬,海葬就是其中一种,不仅合法,很多城市还有补贴呢。”他翻到政策条款,“像咱们市,2018年就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墓到期后,家属可自愿选择海葬,不用再续交墓地费用,还能申请2000元的生态安葬补贴。”原来海葬不是“随便撒”,而是有正规流程的,这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不少。

后来跟着王科长给的指引,我们开始办手续。先联系殡仪馆的殡葬服务科,提交了伯父的死亡证明、骨灰寄存证(因为墓地到期后,我们先把骨灰暂时寄存到了殡仪馆),填了份《海葬申请表》。工作人员说,海葬一般是集体组织,每个季度有1-2次出海活动,家属可以跟着船一起去,也可以选择由工作人员代为撒放。我们选了集体出海,想亲自送伯父最后一程。

出海那天是个晴朗的春日,船从港口出发,驶向指定的海域。同行的还有十几户家庭,大家手里捧着小小的骨灰盒,没有哭声,只有低声的交谈。当工作人员念到伯父的名字,我和堂姐打开骨灰盒,将骨灰伴着花瓣撒进海里。海水湛蓝,阳光洒在水面上,像碎金一样闪烁。那一刻突然觉得,比起冰冷的墓碑,这样的结局或许更符合伯父“回归自然”的心愿。

公墓到期后能海葬吗请问-2

现在再想起这件事,才明白公墓到期不是难题,而是换一种方式让逝者安息的契机。海葬不用续费,不占土地,还能让生命以更轻盈的姿态融入自然。如果你家也遇到公墓到期的情况,不妨了解下当地的生态安葬政策,或许会发现,有一种告别,比墓碑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