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爷爷走的时候留下句话:“别给我立碑占地,把骨灰撒进海里,跟着浪花走,多自在。”当时我听着心里发酸,却也明白这是老一辈人对“落叶归根”的新理解——不是埋进土里才叫归宿,回归自然或许是更开阔的念想。只是真要办起来,我才发现自己对“海葬”一无所知,连最基本的登记电话都摸不着头脑。

最开始在网上搜“八宝山集体海葬登记电话”,跳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有的留着陌生手机号,有的写着“代办机构”,甚至还有打着“加急办理”旗号要收服务费的。我心里打鼓,这种事可不敢随便信非官方的渠道。后来想起社区之前发过绿色殡葬宣传册,翻出来一看,上面印着“北京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官方咨询热线”,这才觉得靠谱。拨通后,工作人员告诉我,八宝山集体海葬的具体登记事宜由八宝山殡仪馆负责,直接联系殡仪馆更高效,还特意给了我殡仪馆的咨询电话——010-XXXXXXX(注:具体号码建议通过北京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官网或“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官方渠道会实时更新联系方式,避免过时信息)。

八宝山集体海葬登记电话多少-1

打通殡仪馆电话那天是个周一上午,接电话的是位姓王的大姐,说话挺温和。我把爷爷的情况一说,她先解释了集体海葬的基本情况:“现在国家鼓励绿色殡葬,八宝山集体海葬是免费的,每年春秋两季各有一次集体活动,家属可以跟着船出海,把骨灰撒进指定海域。”接着她详细讲了登记要带的材料:逝者的火化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家属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还有一张填写好的《海葬登记申请表》(可以在殡仪馆现场领,也能从官网下载)。“要是逝者本人之前有意愿,最好能提供书面说明,没有的话家属协商一致就行。”王大姐还提醒,登记后不是马上就能安排,得根据申请人数排期,一般提前两三个月登记比较合适,“春秋季天气好,海上风浪小,家属也方便参加仪式。”

挂了电话,我赶紧按她说的准备材料。去社区开证明时,居委会的张阿姨还跟我聊起,现在选海葬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前几年我们社区一年也就一两户,去年光我知道的就有七八家。”她说这不仅是因为省钱(传统墓地费用高,海葬基本免费),更重要的是大家观念变了,“都觉得把骨灰撒进大海,不占土地,还能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回归自然,挺有意义的。”后来我去殡仪馆提交材料,登记窗口的工作人员还递给我一本《绿色殡葬服务指南》,里面写着海葬仪式的流程:出海时会有简短的告别仪式,家属可以献花、鞠躬,工作人员会协助将骨灰与花瓣、沙土混合后撒入海中,最后还会发一张“海葬纪念证书”。

今年春天,我们跟着集体海葬的船出海了。站在甲板上,看着骨灰随着花瓣落入湛蓝的海水,海风带着咸味吹在脸上,我突然想起爷爷生前总说“人活一辈子,别给地球添负担”。那一刻,我觉得他的心愿真的实现了。回来的路上,同船的一位阿姨说:“以前觉得海葬是‘没着落’,现在才明白,这是最干净、最自由的归宿。”是啊,或许比起冰冷的墓碑,融入自然的怀抱,才是对生命更温柔的告别。如果你也有亲人希望选择这样的方式,记得先通过官方渠道找到登记电话,一步步按流程来,别像我一开始那样走弯路。毕竟,让逝者安心,让生者放心,才是最重要的。

八宝山集体海葬登记电话多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