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的清晨,我在殡仪馆的骨灰寄存处签下领取单时,掌心的钢笔突然渗出细密的汗珠。玻璃柜里静静躺着的紫檀木盒只有两公斤重,却像盛着我前半生所有的记忆。工作人员轻声提醒"家属确定要带回家吗",我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想起母亲总说"落叶总要归根",轻轻点了点头。

把骨灰盒安置在客厅东南角的博古架上时,阳光正斜斜地照在母亲生前最爱的青花瓷瓶上。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早在母亲确诊肺癌晚期时,我们就讨论过身后事。她拉着我的手说"墓地太贵,骨灰就放家里陪你",当时以为是玩笑话,直到律师朋友查阅《殡葬管理条例》后告知"现行法规并未禁止在家存放骨灰",才发现母亲早有深意。

可以把亲人的骨灰放家里吗-1

最初的三个月,每个清晨我都会擦拭那个木盒。博古架上渐渐多了母亲的老花镜、毛线筐和没织完的围巾,恍惚间总觉得她只是坐在阳台晒太阳。直到邻居阿姨偶然来访时露出惊讶神色,才意识到不同世代对死亡的理解差异。母亲的老同事建议"还是入土为安好",而95后的表妹却觉得"这样奶奶永远活在我们身边",两种声音像钟摆般在我心头摇晃。

转折点发生在某个暴雨夜。加班回家的我发现骨灰盒旁多了杯温热的牛奶,原来是丈夫怕我睹物思人,学着母亲的样子准备的。那一刻突然明白,存放骨灰的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爱的延续。现在每个周末,我都会在博古架前放母亲喜欢的苏州评弹,有时对着木盒讲讲公司趣事,仿佛她从未离开。这个不足两平方米的角落,成了我们家最温暖的所在。

可以把亲人的骨灰放家里吗-2

上周整理母亲遗物时,在日记本里发现夹着的房产广告,她用红笔圈出"带飘窗的小公寓",旁边批注"以后放女儿喜欢的书"。原来她早把家当成了最终的港湾。如今每当阳光穿过飘窗洒在骨灰盒上,我就知道,母亲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落叶归根"——不是埋在冰冷的地下,而是活在充满烟火气的日常里,活在每个思念她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