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外婆走的那天,病房窗外的玉兰花正落得纷纷扬扬。她握着我的手反复念叨,说自己这辈子没见过真正的大海,百年后想让骨灰随着浪花漂向远方。当时只顾着伤心,直到葬礼筹备时,母亲突然红着眼问我:"把骨灰撒进海里,会不会犯法啊?
这个问题像块石头砸进我心里。我们翻遍了外婆的遗物,在一个褪色的笔记本里找到了答案。那是十年前她在老年大学听法律讲座的笔记,娟秀的字迹写着:"海葬不违法,但要走正规流程。"可真正着手办理时,才发现事情比想象中复杂。

最初去街道办咨询,工作人员递来的《殡葬管理条例》里明确写着"提倡骨灰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但需要由殡仪馆或专业殡葬服务机构组织。堂哥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半夜偷偷撒也没人管",被民政局的朋友严肃告诫:去年他们就处理过一起渔民在近海发现骨灰盒的投诉,随意抛撒不仅可能污染环境,还可能触犯《海洋环境保护法》。

后来联系到市殡葬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姐给了份详细清单:要先提供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和家属同意书,然后选择官方组织的集体海葬活动,或者申请单独的海葬服务。她特意强调:"正规海葬会避开养殖区和浴场,使用可降解骨灰盒,还有海事部门协调航线。"我们最终选了清明后的集体海葬,那天有二十多个家庭带着亲人的骨灰登上专用海葬船。
当工作人员将混着花瓣的骨灰缓缓撒向黄海时,成群的海鸥突然从船舷掠过。母亲喃喃说:"妈,您看这大海多漂亮,比挤在公墓里舒服多了。"回来的路上,我查了最新的《"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里面把海葬列为重点推广的绿色殡葬方式,部分城市还会提供免费服务和补贴。
现在每次去海边,我都会带束外婆最爱的雏菊。潮水涨落间,仿佛能看见她坐在浪花上微笑。原来真正的送别从不是将亲人禁锢在方寸之地,而是带着他们的心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困惑,记得先联系当地民政部门,让每一份思念都能在阳光下找到合法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