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爷爷走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葬礼方式上犹豫了很久。传统土葬的墓地价格一年比一年高,老家山上的公墓已经涨到了几万元,后续还要交管理费,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后来听社区网格员说,现在国家鼓励生态安葬,鞍山的海葬不仅环保,费用也低,还有政府补贴,我们才动了心。
决定选海葬后,我专门跑了趟鞍山市殡葬服务中心,也打电话咨询了负责海葬业务的工作人员。其实一开始最关心的就是“到底要花多少钱”,毕竟家里条件不算宽裕,不想因为葬礼给生活添压力。工作人员说,鞍山海葬的费用分两部分:基础服务费和可选项目费,而且符合条件的家属还能申请政府补贴,算下来个人承担的部分很少。基础服务费里包括骨灰运输、专用骨灰盒、乘船费用,还有工作人员的服务,这些加起来也就几百块。如果需要鲜花送别、纪念光盘这些可选项目,费用会稍微增加,但都是自愿选择,丰俭由人。
让我意外的是政府补贴的力度。工作人员说,鞍山从2018年就开始推行生态安葬补贴政策,选择海葬的话,每位逝者能拿到2000元的补贴,直接抵扣费用后,个人实际花的钱比想象中少很多。我们当时选了基础服务,加上一束黄菊和一个纪念摆件,补贴后自己只掏了三百多块。比起几万元的墓地,这笔钱真的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而且补贴申请不复杂,拿着死亡证明、户口本和火化证明,在办理海葬手续时一起提交就行,大概一周就能到账。

办理流程比我想的简单。提前在“鞍山民政”公众号上预约,选好出海的日期,到区殡葬服务中心提交材料,填一张申请表,工作人员会详细讲注意事项:比如出海当天要带身份证,骨灰盒建议选环保材质的(服务中心有提供,几十块钱一个),家属人数最好提前确定,一艘船能坐20人左右。我们约的是今年春天的航次,那天天气很好,船开出去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按家属意愿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撒骨灰的时候,风把花瓣吹向海面,那一刻突然觉得,爷爷以这样的方式融入自然,比埋在冰冷的墓地里更有意义。
现在回想,选择海葬不仅是因为费用低,更因为它让“离别”变得更有温度。没有墓碑的束缚,每年春天出海看看,仿佛爷爷从未离开。对普通家庭来说,海葬确实是经济又环保的选择,政府的补贴也让这份选择更轻松。如果你也在为葬礼方式犹豫,不妨了解下鞍山海葬的具体情况——费用透明,流程简单,最重要的是,它能让逝者以更自然的方式“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