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父亲在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想魂归大海。这个遗愿让我在处理后事时犯了难,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只知道传统的殡葬方式,对海撒一无所知。在社区居委会的建议下,我试着拨打了天津海撒服务中心的电话,没想到这个号码竟成了照亮迷茫的一盏灯。
拨通电话时正值周一清晨,本以为会遇到语音导航的繁琐流程,却意外地被人工客服温柔的声音接起。当我哽咽着说明来意,对方没有丝毫催促,耐心听完我的叙述后,详细讲解了海撒服务的全部流程。从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处理,到申请出海的相关手续,甚至连家属需要准备的证明材料都一一罗列清楚。最让我感动的是,客服特意提醒近期渤海湾的潮汐规律,建议我们选择月初风浪较小的日子出海,还主动帮我查询了未来两周的天气情况。
按照电话里的指引,我带着父亲的骨灰盒来到位于滨海新区的服务中心。这里不像传统殡仪馆那样肃穆压抑,浅蓝色的接待区摆放着海洋主题的装饰画,工作人员都穿着印有浪花图案的制服。负责对接的王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夹,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出海登记单、骨灰公证文件和一份打印好的注意事项。她笑着说:"很多家属第一次来都手忙脚乱,我们提前准备周全些,你们就能少跑冤枉路。"在她的协助下,原本以为复杂的手续不到半小时就全部办完。
出海那天,服务中心安排了专业的殡葬礼仪师全程陪同。当洁白的骨灰随着花瓣撒向蔚蓝的大海时,我忽然理解了父亲选择这种方式的深意。返程途中,礼仪师轻声讲述着海撒服务开展十年来的故事:有老渔民带着战友的骨灰完成生前约定,有年轻父母将夭折孩子的骨灰撒向海豚保护区,还有海外华侨特意回国办理海撒手续。这些故事让我明白,这个电话连接的不仅是服务流程,更是无数家庭与逝者之间最后的情感纽带。

如今每次路过海河入海口,我都会想起那个深秋的清晨,那通温暖的电话如何帮我跨越了悲伤与迷茫。天津海撒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专业与温情,让冰冷的殡葬流程充满了人文关怀。如果您也面临类似的困惑,不妨记住这个电话,让专业的团队为您提供指引,让逝者的心愿在渤海之滨得到温柔安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