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爷爷走的时候,全家人商量着按他的遗愿办海葬。老人一辈子在海边长大,总说“海水养人,死后也该还给海水”,我们便决定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只是那时对海葬补贴金一无所知,后来一步步摸索,才知道原来国家对这种生态安葬方式早有支持。今天把2021年的领取经验写下来,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准备材料的时候,最麻烦的是证明材料的齐全性。一开始以为有火化证明就行,跑了趟民政局才知道远远不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至少需要四样核心材料:逝者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家属与逝者的关系证明(比如户口本、结婚证或派出所开具的亲属关系证明),还有海葬服务机构提供的《生态安葬证明》。其中火化证明在殡仪馆办理火化手续时就能拿到,关系证明我们是在社区居委会开的,带着户口本和家属身份证,工作人员核对后很快就给盖了章。海葬服务机构的证明则是在海葬仪式结束后,由组织仪式的机构统一出具的,记得要主动向负责人索要,避免后续补开麻烦。

材料备齐后,申请流程其实并不复杂。2021年的时候,大部分地区都支持两种申请方式:要么家属直接向逝者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提交材料,要么通过海葬服务机构代为申请。我们当时选的是前者,因为爷爷户籍在老城区,民政局离得不远。去之前特意打了民政局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材料复印件要清晰,尤其是身份证号和火化证编号,模糊了会被退回”。到了窗口,工作人员先核对了逝者的户籍信息,确认属于本辖区居民,又检查了火化证明上的日期(2021年政策要求火化时间在申请前一年内),然后让我们填了一张《生态安葬补贴申请表》,主要登记逝者信息、家属银行卡号和联系方式。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最后给了一张回执单,上面写着“1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补贴将直接打入银行卡”。

关于补贴金额,不同地区的标准差异还挺大。我们在山东青岛,2021年的海葬补贴是3000元,后来听朋友说,上海当时是4000元,北京则分户籍,本地户籍补贴5000元,非本地户籍是2000元。具体金额可以提前查当地民政局官网,或者直接打电话问窗口工作人员,他们会告诉你最新的标准。我们提交申请后第12天,手机收到了银行短信,3000元补贴已经到账,没有手续费,直接打进了申请表上填的家属银行卡里。

2021年怎样领取海葬补贴金-1

申请过程中,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申请时限,2021年多数地区要求海葬仪式结束后3个月内提交材料,超过时间可能无法申请,我们当时是仪式结束后第20天去办的,正好卡在期限内,现在想想都后怕。二是材料原件的保存,虽然提交时工作人员只收复印件,但原件一定要带齐,他们会现场核对,没原件可能不给办。三是委托办理的情况,如果家属不方便亲自去,也可以写授权委托书,让受托人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和委托书去办理,我们邻居家当时就是女儿在外地,委托女婿去办的,提前在居委会开了委托书,很顺利。

2021年怎样领取海葬补贴金-2

拿到补贴金那天,全家人凑在一起吃饭,妹妹说:“爷爷要是知道国家还鼓励他‘归海’,肯定会笑。”其实这笔钱对我们来说不算多,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可——认可老人选择生态安葬的远见,也认可我们作为家属对环保理念的支持。现在每次去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总觉得爷爷就在那片水里,安静又自由。希望这份2021年的经验,能帮更多人顺利领到补贴,也让更多人了解生态安葬的意义。

2021年怎样领取海葬补贴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