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爷爷走后,我们一家人在商量后事时犯了难。老人家生前总说要"不给子孙留负担",可传统墓地动辄数万元的费用让我们这些普通工薪家庭倍感压力。后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我开始了解树葬和海葬这两种生态安葬方式,也实实在在跑了趟民政局和几家殡葬服务机构,想弄清楚到底哪种方式更经济实惠。

最先去咨询的是树葬。在城郊的公益性陵园里,工作人员指着一片松树林告诉我,这里的树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骨灰装入可降解骨灰盒埋在树下,地面只立一块小小的纪念牌,费用大概在3000元左右;另一种是集体树葬,多个家庭的骨灰共同安葬在一片纪念林,费用能控制在1000元以内。不过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有些商业陵园的艺术树葬价格并不便宜,选择时一定要看清是否是政府补贴的公益性项目。我注意到现场有不少市民在咨询,一位姓王的大姐说她给父亲选了集体树葬,"既能让老人回归自然,又不用花太多钱,每年清明来浇浇水、松松土,感觉父亲就像变成了这棵树,一直陪着我们"。

树葬和海葬哪个便宜-1

接着我又联系了负责海葬服务的殡葬公司。接电话的张经理很耐心,他说现在政府大力推广海葬,不仅全程免费,还会给家属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从遗体火化到骨灰寄存,再到出海安葬,所有环节都不收费,家属只需要承担自己的交通和餐饮费用。"他还提到去年全市就有两千多户家庭选择了海葬,每到清明节前后都会组织集体出海活动。不过张经理也坦诚,海葬对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更高,"毕竟看不到具体的安葬地点,有些老人可能接受不了"。我想起爷爷生前最爱去海边钓鱼,或许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对比过程中,我发现两者的隐性成本也值得考虑。树葬虽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但可以定期去陵园看望,适合重视祭扫仪式感的家庭;海葬虽然前期投入少,但如果家属想追思,可能需要另外购买纪念设施,比如在纪念墙上刻名,这也会产生几百元的费用。社区的李主任帮我算了笔账:树葬的3000元是一次性支出,而海葬除了免费服务外,家属若想参加集体海葬活动,还需要提前预约登记,有些地方可能会收取少量的乘船费用,但一般都在百元以内。

经过半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和反复商量,我们最终选择了海葬。一方面是考虑到经济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尊重爷爷生前热爱大海的心愿。办理手续那天,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像这样的生态安葬方式,政府不仅免费提供服务,还会给予每个家庭2000元的环保奖励。现在每次去海边散步,看着潮起潮落,我总会想起爷爷常说的那句话:"人来自自然,最终也要回归自然。"其实无论是树葬还是海葬,重要的是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而选择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方式,或许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树葬和海葬哪个便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