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前,我陪着母亲去办理了父亲的海葬登记。父亲走的时候82岁,生前总念叨“生在河边,死了也该回水里去,干干净净的”。所以从他走后,我们就打定主意要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只是一开始,我和母亲都以为海葬登记很复杂,尤其是不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少个办理地点,跑了不少冤枉路,后来才慢慢理清楚。

其实办理海葬登记前,我们先打了市民服务热线咨询。工作人员说,现在北京的海葬登记办理已经比以前方便多了,不需要非得跑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各区基本都有指定的办理点。我们住在西城区,一开始想着去区里的民政局问问,结果到了才知道,民政局不直接办理海葬登记,而是由各区的殡葬管理机构负责。后来跟着导航找到了西城区殡葬管理所,在德胜门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门口挂着“海葬登记服务点”的牌子,这才算是找对了地方。

真正办理的时候才发现,北京的海葬登记办理地点确实不止一个。除了我们去的西城区殡葬管理所,后来和其他办理过的家属聊天才知道,像朝阳区的殡葬服务中心、海淀区的殡仪服务站,还有位于东四环的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总部,都能办理海葬登记。工作人员说,全市目前有8个主要的海葬登记办理点,分别分布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和顺义这8个区,每个区的办理点都对应着辖区内的居民,就近办理确实能省不少事。我们当时因为不知道这些,还差点跑到远郊区的办理点去,幸好提前打了电话确认。

北京海葬登记办理地点有几个-1

办理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到了西城区的办理点,门口有引导牌,进去后有专门的窗口办理海葬登记。需要带的材料也不复杂:逝者的死亡证明、家属的身份证、户口本,还有逝者的骨灰(如果还没火化,也可以先登记,后续补骨灰存放证明)。工作人员会给一张登记表,填好逝者信息、家属联系方式,选好海葬的日期(一般每个月有固定的出海时间),然后交登记费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工作人员还贴心地给了一本《海葬服务指南》,里面写着出海时的注意事项、家属需要准备的物品,甚至还有心理疏导的联系方式。

现在父亲的骨灰已经伴着花瓣撒进了渤海湾。回想办理登记的过程,最开始的迷茫和焦虑,在找到正确的办理地点后慢慢消散。其实只要提前做好功课,知道北京的海葬登记办理地点分布在各个区,就近选择最近的办理点,带齐材料,办理起来并不麻烦。如果家里有老人也有海葬意愿,建议提前和家属商量好,然后通过各区的殡葬管理所电话先咨询清楚,这样既能少跑腿,也能让整个过程更顺畅。毕竟,让逝者安心,让生者安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