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陪姑姑为姑父筹备海葬时,我们在殡仪馆的小花园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姑父生前是远洋货轮的船长,总说大海是最温柔的归宿。可面对"用什么装饰骨灰盒"这个问题,我们翻遍了丧葬手册也找不到答案,最后是海边的老渔民陈叔点拨了我们:"大海不喜欢花哨东西,带些有念想的物件就好。"

后来我们在透明的可降解骨灰盒里铺了一层晒干的海藻。那是姑父退休后在海边散步时总爱捡回家的东西,他说每片海藻都藏着海浪的故事。姑姑还把姑父最爱的那枚铜质船锚袖扣轻轻放在海藻上,袖扣背面刻着他们结婚那年的年份。当工作人员将骨灰盒缓缓放入海中,阳光透过海水照在袖扣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姑父当年航海日志里画的星星航线。

海葬用什么装饰好呢-1

鲜花是海葬中最常见的装饰,但选择时藏着不少讲究。起初我们想买一大束白菊,陈叔却摇头说:"整束花沉到海底会闷坏的。"最后我们选了浅色系的小雏菊和勿忘我,把花瓣一片片摘下装进纱袋。当花瓣随着骨灰盒一起入海,白色和淡紫色的花瓣在蓝绿色的海水中慢慢散开,像一群安静游动的鱼。姑姑后来告诉我,她当时突然想起姑父第一次带她出海时,海面上漂浮的那些水母,也是这样半透明的温柔。

有些家庭会选择放置逝者生前的小物件。隔壁船运公司老王的海葬仪式上,他儿子放了一副迷你船用罗盘,那是老王年轻时当学徒工的第一件工具。还有位阿姨带了一小瓶故乡的泥土,她说老伴总念叨"根在哪里"。但要注意避免金属和塑料物品,陈叔说去年有家属放了逝者的军功章,结果金属链缠住了海龟,后来还是潜水员特地去清理的。

最动人的装饰往往是无形的。姑父的海葬仪式上,他的老同事们自发组织了船队送行,每艘船都按响三声汽笛,那是航海人最高的致敬礼。当骨灰盒入海的瞬间,不知谁起头唱起了《远航》,歌声混着海浪声,让整个仪式肃穆又温暖。姑姑后来把那天的海水装了一小瓶带回家,现在摆在姑父的照片旁,瓶身上贴着张纸条:"此处存放太平洋的一部分。"

其实海葬的装饰从来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其中承载的记忆。就像陈叔说的,大海见过太多悲欢离合,它最懂得如何安放思念。那些随波而去的花瓣、贝壳和旧物,最终都会化作海浪里的星光,在每个起风的夜晚,轻轻叩响岸边的礁石,诉说着未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