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玉兰花落了满地,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装着月光的瓷瓶。我蹲在灵堂前烧纸钱,火舌舔着泛黄的纸页,把外婆的样子映在供桌的黑白照片上。三天前那个清晨,她攥着我的手慢慢变凉时,我还不知道原来一场告别需要这么多时间来准备。

殡仪馆的人是天刚亮时来的。穿深蓝色制服的师傅轻手轻脚地给外婆换寿衣,我站在门外听见金属拉链细微的声响,突然想起小时候她给我缝棉袄的样子。"老人家走得安详,"师傅出来时递过一张时间表,"明天入殓,后天出殡正好。"我摸着那张印着流程的纸,指尖在"冷藏保存48小时"的字样上发颤——原来连告别都要有精确的刻度。

守灵的第一夜最难熬。灵堂的白炽灯把每个影子拉得老长,姑姑们用蓝布裹着孝帕,一边折纸钱一边讲外婆年轻时的事。"她当年非要自己扎纸轿,说要风风光光嫁女儿。"二姑的声音突然低下去,"现在倒好,自己要坐纸轿走了。"供桌上的长明灯芯爆出火星,我数着墙上的石英钟,秒针每跳一下,就离送外婆走的时刻近了一步。

第二天傍晚开始陆续有亲友来吊唁。表哥从深圳赶回来,跪在蒲团上磕完三个头,红着眼圈问我:"怎么不多停几天?"我把殡仪馆的流程表递给他看,上面列着遗体接运、防腐处理、告别仪式的精确时间。"现在都这样,"姑父在旁边叹口气,"你外婆常说'人死如灯灭',倒也省心。"可我分明看见他偷偷把外婆织了一半的毛衣塞进棺材角落,毛线针还别在藏青色的线团上。

一般人死后多久下葬-1

出殡那天清晨下了小雨。八个壮汉抬着棺木走过青石板路,雨滴打在油纸伞上噼啪作响。送葬的队伍里,三岁的小侄女抱着外婆做的布老虎,奶声奶气地问:"太奶奶去哪里了?"我望着前面缓缓移动的棺木,突然明白这三天的意义——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让活着的人有时间把眼泪流干,把未说的话说完,把缠绕在岁月里的爱恨嗔痴,都妥帖地收进行囊。

一般人死后多久下葬-2

下葬时泥土落在棺盖上的声音很轻,像春蚕在啃食桑叶。司仪说"封土"的瞬间,我想起外婆总说人来自尘土归于尘土。现在她终于回到了那片生养她的土地,身边有她最爱的玉兰花,还有我们用三天时间攒下的,沉甸甸的思念。风吹过墓园,带着青草和湿润泥土的气息,我知道有些告别不是终点,而是把一个人的温度,悄悄种进了另一个人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