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站在秦皇岛的海边,望着渤海湾涌动的浪花,忽然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在这里完成生命最后的旅程。作为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秦皇岛不仅有金沙滩与山海关的壮美,更有着一片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海域——经民政部门规划的海葬专用区域,让无数生命以最温柔的方式回归自然。
这片海葬地点位于秦皇岛港东南侧的指定海域,距离岸边约15海里。记得去年陪同一位长辈的家属参加海葬仪式,清晨五点从东山码头出发时,海面还笼罩着薄雾。随着船渐渐驶离港口,城市的轮廓慢慢模糊,唯有远处的航标灯在晨光中闪烁。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海域水流平稳,海水透明度高,且远离主航道与渔业区,既保证了骨灰撒放的安全性,也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当洁白的骨灰伴随着花瓣融入碧波,家属们没有恸哭,只是静静望着浪花托举着花瓣远去,仿佛逝者真的化作了海上的点点星光。
在秦皇岛办理海葬其实并不复杂。市民需提前向当地殡葬管理部门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后会安排专属的撒海船只。每年春秋两季是海葬的高峰期,尤其是清明节前后,码头总会停泊着悬挂黄绸的专用船舶。船上配备了专业的礼仪人员,会按照家属的意愿举行简单而庄重的告别仪式。去年那个春日的仪式上,工作人员用低沉的嗓音念诵悼词,海鸥在船舷边盘旋,涛声成了最自然的哀乐。一位阿姨将丈夫的骨灰与玫瑰花瓣混合,颤抖着撒向大海时,阳光突然穿透云层,在海面上铺就一条金色的路,那一刻所有人都湿了眼眶。
如今每次路过东山浴场,总会看到岸边矗立的“生命之海”纪念碑。碑身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烫金大字:“归依浩渺,魂系海天”。听守碑的老人说,每年都有上千个家庭选择在这里送别亲人,碑前的石缝里总插着新鲜的野菊,那是生者对逝者最深切的思念。海葬不仅是一种殡葬方式的革新,更承载着秦皇岛人对生命的豁达理解——就像渤海湾的潮汐,有来有往,生生不息。当海风掠过耳畔,或许正是那些归于大海的灵魂,在轻声诉说着对这片蔚蓝的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