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母亲在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想去看海。她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却总在电视里望着蓝色的海面发呆。处理完后事,我才发现这个遗愿需要专业的帮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我开始四处打听沈阳海葬服务中心的联系方式,这个过程比想象中更温暖。

最初在网上搜索时,各种信息看得人眼花缭乱。直到找到那个带着沈阳区号的固定电话,听筒里传来温和的女声:"这里是沈阳海葬服务中心",悬着的心才落定。工作人员耐心听完我的需求,详细介绍了办理流程:从死亡证明公证到骨灰寄存,从登船注意事项到纪念证书领取,每个环节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特意询问了母亲的生日,说可以安排在相近的集体海葬批次,让老人能与同月份离世的逝者一同远行。

沈阳海葬服务中心电话-1

按照指引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又打过三次电话咨询细节。有次是周末傍晚打过去,本以为会是语音留言,没想到很快有人接听。后来才知道,服务中心的电话全年无休,就连法定节假日也安排专人值守。负责对接的李姐还加了我的微信,发来详细的材料清单和往届海葬仪式的照片。照片里,洁白的菊花随着骨灰撒入渤海湾,家属们在船头静默伫立,没有传统葬礼的沉重,反而有种释然的平静。

沈阳海葬服务中心电话-2

今年清明前,我们终于在大连港登上了海葬专用船。当工作人员将装着母亲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放入专用投放装置时,海鸥恰好从船舷掠过。仪式结束后,服务中心给每位家属颁发了烫金的海葬证书,证书编号是母亲的生日数字。返程路上,同船的张阿姨说她已经是第三次来参加海葬,丈夫和儿子都选择了这种方式。"每次打电话咨询,姑娘们都像自家孩子一样耐心",她握着我的手说,"这种时候,能有个靠谱的电话可以打,比什么都强"。

现在母亲的骨灰已经化作渤海的浪花,而那个印在证书上的沈阳海葬服务中心电话,成了我手机里特殊的联系人。偶尔翻看通话记录,想起那些在电话里得到的指引和安慰,突然明白:所谓生命的圆满,不仅在于终点的选择,更在于这段旅程中,总有人愿意用专业和善意,为逝者家属撑起一片温暖的港湾。如果你也有亲人希望魂归大海,不妨拨通那个电话,让专业的人帮你完成这份特殊的告别。

沈阳海葬服务中心电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