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河畔还带着薄雾,我陪着 Aunt 走进天津市殡仪服务中心的接待室。玻璃窗后,工作人员正轻声向另一户家庭讲解撒海流程,阳光透过绿萝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冲淡了这里本该有的肃穆。"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携带逝者身份证明和家属关系证明。"工作人员递来的宣传单上,浅蓝色的海鸥图案边缘已经微微卷起。

登船那天是农历十五,渤海湾的浪格外温柔。我们跟着指引登上"国宾9号",甲板上早已站着二十多户家庭。穿藏青色制服的礼仪师小李帮 Aunt 把骨灰盒放进专用的降解袋,袋面上绣着小小的浪花图案。"这是玉米淀粉做的,三个月就能完全降解。"他说话时,身后的海鸥突然腾空而起,翅膀划破带着咸味的风。

天津骨灰撒海全过程-1

当船行至距岸12海里的指定海域,广播里传来舒缓的钢琴曲。工作人员依次给每个家庭分发白色玫瑰和花瓣,Aunt 颤抖着打开骨灰盒,父亲生前最爱的那枚象棋子从绒布中滑落,在阳光下闪着黄铜的光泽。"爸,您不是总说想看看真正的大海吗?"她把骨灰和花瓣一起捧在掌心,随着礼仪师的指引轻轻扬起手臂。灰白色的骨灰混着玫瑰花瓣,像一群受惊的蝴蝶扑向海面,瞬间被涌来的浪花温柔接住。

天津骨灰撒海全过程-2

返航时,小李给每户家庭递来证书,烫金的"海葬纪念证"字样在海风里微微作响。后排有位老先生正用手机录下波光粼粼的海面,镜头里突然闯入两只追逐的海豚。Aunt 把脸贴在冰凉的船舷上,我看见她嘴角带着释然的笑意。远处的天津港吊臂林立,这座城市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而父亲,已经以另一种方式,融入了这片他曾向往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