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家里老人整理遗物时,在旧相册里翻到一张泛黄的北戴河老照片。老人曾说过想把骨灰撒进大海,这个念头让我开始认真了解北京的海葬服务。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过去总觉得海葬离自己很遥远,真正走进殡葬服务中心咨询后,才发现这项服务早已融入城市的民生体系。

带着这个疑问,我拨通了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告诉我,北京市自2019年起就推行了骨灰海葬全免费政策,包括骨灰撒海、登船服务、骨灰盒、鲜花等基础项目都由政府买单。不过家属可以自愿选择额外服务,比如纪念光盘制作、个性化骨灰袋等,这些项目明码标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接待大厅的价目表上清晰写着"自愿选择、逐项收费"的字样,让人觉得很透明。

北京海葬收费吗-1

办理手续那天是个晴朗的周三,在八宝山殡仪馆的服务窗口,我遇到了几位同样来咨询的市民。一位姓张的大姐拿着预约单告诉我,她父亲等了两个月才排到名额,每年春秋两季是海葬旺季,建议至少提前三个月申请。申请时需要携带逝者火化证明、家属身份证和户口本,整个审核过程大约需要15个工作日。工作人员会详细讲解海葬流程,还会提供一份《骨灰海葬服务指南》,里面连登船注意事项都写得清清楚楚。

北京海葬收费吗-2

上个月陪着 aunt 参加了海葬仪式,清晨六点半在天津港集合时,已有二十多个家庭在码头等候。工作人员给每个家庭发了黄色的菊花和白色手套,登船后还准备了简餐和饮用水。当灵船驶到指定海域,广播里播放着《安魂曲》,家属们依次将骨灰伴着花瓣撒入海中。让我意外的是整个仪式既庄重又温馨,没有想象中的压抑。返航时工作人员还给每人发了一本纪念册,里面有海葬证书和活动照片,这份用心让家属们倍感温暖。

现在回想整个过程,最深刻的感受是政策的人性化。从免费的基础服务到自愿选择的个性化项目,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尊重了不同需求。海葬不仅是一种殡葬方式,更像是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回归自然。看着 aunt 捧着纪念册里的海葬证书,我忽然理解了老人说过的那句话:把骨灰撒进大海,就能永远听着海浪的声音。这种既环保又有温度的殡葬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北京家庭接受。